馬志翔80本秘笈公開 《KANO》導戲拆招 - 電影
By Jacky
at 2014-03-25T01:42
at 2014-03-25T01:42
Table of Contents
新聞網址: http://ppt.cc/sbO3
蘋果即時
2014年03月25日00:33
【深夜特稿】馬志翔80本秘笈公開 《KANO》導戲拆招
馬志翔作為1個新導演,電影處女作《KANO》毫無生澀感, 甚至比台灣多數有經驗
的導演手法還精準嫻熟,票房已達2.4億台幣。 但他從未受過任何影像製作的專業
訓練,大學讀的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園藝系。問他怎麼學習當導演?他沒什麼僥倖的
訣竅,回答:「創作來自於經驗,沒經驗就得大量閱讀。」
http://ppt.cc/ofKo 《KANO》導演馬志翔。威視電影提供
「大量閱讀」這說法聽來太籠統了吧?他直接拍了幾張家中書架上的照片,傳給記
者看,那些書名諸如《電影分鏡概論─從意念到影像》、《導演功課》、《演員自
我修養》、《電影敘事影像美學》等等,數一數照片裡至少80本,原來如此,所謂
的功夫是這樣累積來的。
http://ppt.cc/3uC4
http://ppt.cc/iReG
http://ppt.cc/dGQQ 馬志翔家中關於導演、影像及表演的書籍。馬志翔提供
其實他累積多年的優勢,還有13年的演員經驗,他說:「跟演員溝通方面我比較不
擔心,我有十幾年演戲經驗,很容易站在演員的角度思考,引導演員到我想要的位
置。」
所謂「溝通」,他的第一步是培養默契。在《KANO》片場有空檔,他會跟小球員們
一起玩傳接球、一起加入惡整某人的畫臉遊戲,跟大夥吃便當聊天閒扯淡;電影上
映後,球員們連日北中南跑宣傳,難得有1天放他們大假, 小球員居然精力旺盛,
打給馬志翔問說:「要不要來一起唱歌?」他叫他們好好放鬆,自己想再去跑映後
活動。
能與演員打成一片,他也能拿捏保有導演該有的威嚴。飾演三壘手的謝竣倢說,大
家其實很怕他生氣,印象最深是有次拍攝球隊練傳球的大景,很多人心不在焉,頻
突槌掉球,馬志翔氣到大吼,踢飛垃圾桶,全場頓時鴉雀無聲。演員們最近陸續開
了臉書專頁,演「大江」的鄭秉宏有次玩開了,貼出露屁股的玩鬧照,工作人員覺
得不妥叫他撤掉,他才警覺玩過頭,因為擔心可能被馬志翔臭罵,驚慌失措先哭了
。
拍攝前,馬志翔和演員長期相處,讓彼此在同個頻率裡。他認為「相同頻率」勝過
所謂「演技」,他說:「常有人說『演得好』或『演不好』,但怎樣叫做好?演員
幾秒後該回頭、該做反應?如果剛好跟導演當下心裡想得一樣,導演會覺得『好』
;但如果節拍不一樣,也不代表演不好,是頻率的問題。」
每場戲,他先跟演員講故事。這點他確實在行,講起故事很有「電影感」,生動到
連小學生都能被牽引,於是容易產生畫面。馬志翔對他們說過:「因為你們是素人
,沒有人認識你,觀眾更容易接受你們就是那角色。」遇上難度較高的表演,他會
跳出來做1遍,讓演員試著模仿。
但他盡量不刻意改變他們的詮釋,而是捕捉他們本有的自然特質,這般調教素人演
員的功力,早在他獲金鐘獎的迷你劇集裡就已展露,像是《說好不准哭》裡那對布
農族小兄弟,以及《十歲笛娜的願望》裡的10歲小女孩。
http://ppt.cc/53Dl 馬志翔(前左)和監製魏德聖(前右)率領一批年輕球員。
他擅長以節制的手法呈現情緒張力,而且通常不會太老套。你也許看過許多中、外
運動電影,很多導演喜歡在比賽進行時,為了加強情緒,可是又找不到更好的辦法
,於是將電影前段播過的訓練畫面,以回憶的方式或黑白或慢動作不斷插入;又或
者,哪個隊員的爸爸起初極力反對,最後突然大逆轉決定支持孩子,親自到場含淚
觀賽,這些老調牙的狗血橋段,《KANO》裡通通沒有。
1個月前,《KANO》尚未問世,有人還納悶他能否駕馭這3億台幣龐大資金的電影,
畢竟在此之前,他只執導過迷你劇集;電影上映後,他未因身為新導演而得到較寬
容的檢視,反而受到等同於魏德聖級別的評判標準。
他說:「好或壞的評論都是繼續前進的養分。說故事的方法有很多,也沒有絕對的
對錯,我認為是個人喜好。每次拍片都是1種學習,拍《KANO》 的過程也不例外。
」所幸,他得到的多數是肯定的掌聲;批評聲音裡,他比較納悶的是關於「媚日」
?如果有注意他一路以來的導演作品,他最「獻媚」的對象其實都是台灣原住民。
(張哲鳴/台北報導)
--
蘋果即時
2014年03月25日00:33
【深夜特稿】馬志翔80本秘笈公開 《KANO》導戲拆招
馬志翔作為1個新導演,電影處女作《KANO》毫無生澀感, 甚至比台灣多數有經驗
的導演手法還精準嫻熟,票房已達2.4億台幣。 但他從未受過任何影像製作的專業
訓練,大學讀的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園藝系。問他怎麼學習當導演?他沒什麼僥倖的
訣竅,回答:「創作來自於經驗,沒經驗就得大量閱讀。」
http://ppt.cc/ofKo 《KANO》導演馬志翔。威視電影提供
「大量閱讀」這說法聽來太籠統了吧?他直接拍了幾張家中書架上的照片,傳給記
者看,那些書名諸如《電影分鏡概論─從意念到影像》、《導演功課》、《演員自
我修養》、《電影敘事影像美學》等等,數一數照片裡至少80本,原來如此,所謂
的功夫是這樣累積來的。
http://ppt.cc/3uC4
http://ppt.cc/iReG
http://ppt.cc/dGQQ 馬志翔家中關於導演、影像及表演的書籍。馬志翔提供
其實他累積多年的優勢,還有13年的演員經驗,他說:「跟演員溝通方面我比較不
擔心,我有十幾年演戲經驗,很容易站在演員的角度思考,引導演員到我想要的位
置。」
所謂「溝通」,他的第一步是培養默契。在《KANO》片場有空檔,他會跟小球員們
一起玩傳接球、一起加入惡整某人的畫臉遊戲,跟大夥吃便當聊天閒扯淡;電影上
映後,球員們連日北中南跑宣傳,難得有1天放他們大假, 小球員居然精力旺盛,
打給馬志翔問說:「要不要來一起唱歌?」他叫他們好好放鬆,自己想再去跑映後
活動。
能與演員打成一片,他也能拿捏保有導演該有的威嚴。飾演三壘手的謝竣倢說,大
家其實很怕他生氣,印象最深是有次拍攝球隊練傳球的大景,很多人心不在焉,頻
突槌掉球,馬志翔氣到大吼,踢飛垃圾桶,全場頓時鴉雀無聲。演員們最近陸續開
了臉書專頁,演「大江」的鄭秉宏有次玩開了,貼出露屁股的玩鬧照,工作人員覺
得不妥叫他撤掉,他才警覺玩過頭,因為擔心可能被馬志翔臭罵,驚慌失措先哭了
。
拍攝前,馬志翔和演員長期相處,讓彼此在同個頻率裡。他認為「相同頻率」勝過
所謂「演技」,他說:「常有人說『演得好』或『演不好』,但怎樣叫做好?演員
幾秒後該回頭、該做反應?如果剛好跟導演當下心裡想得一樣,導演會覺得『好』
;但如果節拍不一樣,也不代表演不好,是頻率的問題。」
每場戲,他先跟演員講故事。這點他確實在行,講起故事很有「電影感」,生動到
連小學生都能被牽引,於是容易產生畫面。馬志翔對他們說過:「因為你們是素人
,沒有人認識你,觀眾更容易接受你們就是那角色。」遇上難度較高的表演,他會
跳出來做1遍,讓演員試著模仿。
但他盡量不刻意改變他們的詮釋,而是捕捉他們本有的自然特質,這般調教素人演
員的功力,早在他獲金鐘獎的迷你劇集裡就已展露,像是《說好不准哭》裡那對布
農族小兄弟,以及《十歲笛娜的願望》裡的10歲小女孩。
http://ppt.cc/53Dl 馬志翔(前左)和監製魏德聖(前右)率領一批年輕球員。
他擅長以節制的手法呈現情緒張力,而且通常不會太老套。你也許看過許多中、外
運動電影,很多導演喜歡在比賽進行時,為了加強情緒,可是又找不到更好的辦法
,於是將電影前段播過的訓練畫面,以回憶的方式或黑白或慢動作不斷插入;又或
者,哪個隊員的爸爸起初極力反對,最後突然大逆轉決定支持孩子,親自到場含淚
觀賽,這些老調牙的狗血橋段,《KANO》裡通通沒有。
1個月前,《KANO》尚未問世,有人還納悶他能否駕馭這3億台幣龐大資金的電影,
畢竟在此之前,他只執導過迷你劇集;電影上映後,他未因身為新導演而得到較寬
容的檢視,反而受到等同於魏德聖級別的評判標準。
他說:「好或壞的評論都是繼續前進的養分。說故事的方法有很多,也沒有絕對的
對錯,我認為是個人喜好。每次拍片都是1種學習,拍《KANO》 的過程也不例外。
」所幸,他得到的多數是肯定的掌聲;批評聲音裡,他比較納悶的是關於「媚日」
?如果有注意他一路以來的導演作品,他最「獻媚」的對象其實都是台灣原住民。
(張哲鳴/台北報導)
--
Tags:
電影
All Comments
By Audriana
at 2014-03-28T00:09
at 2014-03-28T00:09
By Liam
at 2014-04-01T15:11
at 2014-04-01T15:11
By Jacky
at 2014-04-02T11:28
at 2014-04-02T11:28
By Annie
at 2014-04-07T01:08
at 2014-04-07T01:08
By Todd Johnson
at 2014-04-07T05:51
at 2014-04-07T05:51
By Ivy
at 2014-04-10T19:11
at 2014-04-10T19:11
By Hedy
at 2014-04-11T05:31
at 2014-04-11T05:31
By Todd Johnson
at 2014-04-12T08:15
at 2014-04-12T08:15
By Jacky
at 2014-04-16T12:53
at 2014-04-16T12:53
By Necoo
at 2014-04-16T18:06
at 2014-04-16T18:06
By Edward Lewis
at 2014-04-19T05:34
at 2014-04-19T05:34
By Connor
at 2014-04-20T21:11
at 2014-04-20T21:11
By Una
at 2014-04-22T20:16
at 2014-04-22T20:16
By Sarah
at 2014-04-23T06:13
at 2014-04-23T06:13
By Hazel
at 2014-04-23T16:33
at 2014-04-23T16:33
By Charlie
at 2014-04-24T04:48
at 2014-04-24T04:48
By Agatha
at 2014-04-27T06:12
at 2014-04-27T06:12
By Poppy
at 2014-05-02T00:36
at 2014-05-02T00:36
By Agatha
at 2014-05-03T12:59
at 2014-05-03T12:59
By Madame
at 2014-05-05T08:43
at 2014-05-05T08:43
By Anonymous
at 2014-05-08T18:46
at 2014-05-08T18:46
By Bennie
at 2014-05-11T05:49
at 2014-05-11T05:49
By Joe
at 2014-05-15T21:39
at 2014-05-15T21:39
By Edward Lewis
at 2014-05-16T18:39
at 2014-05-16T18:39
Related Posts
《挪亞方舟3D》特映會贈票
By Jacky
at 2014-03-25T01:22
at 2014-03-25T01:22
父子都是警察的外國片
By Edwina
at 2014-03-25T01:14
at 2014-03-25T01:14
空中救援問題
By Rebecca
at 2014-03-25T01:12
at 2014-03-25T01:12
白日夢冒險王 實現夢想要付出的代價?
By Queena
at 2014-03-25T00:18
at 2014-03-25T00:18
蜘蛛人緊身衣裹鵰 艾瑪讚能力大
By Barb Cronin
at 2014-03-25T00:10
at 2014-03-25T00:10